阅读:2066回复:2
最倒人胃口的几篇满分作文“经典” |
|
|
1楼#
发布于:2007-05-10 23:37
NO。6 戏剧体<BR> <BR> 2000年高考全国卷是话题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是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此话题写的一篇满分作文。<BR>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BR> 江苏一考生<BR> (四幕剧)<BR> 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教授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看四幕短剧,写篇论文,明天交。<BR> 第一幕:情景对话<BR> 背景: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一条小溪静静地流,几块零乱的石头。<BR> A:这有什么风景好看?暴雨、小路、溪流、石头!<BR> B:这有许多东西。小路边长着青草,溪流里藏着歌谣,石头边花朵在欢笑,暴雨后挂着彩虹……<BR> 全剧终……<BR> 我凝神思考,在笔记本上写道:其实生活中的任何情景都是美丽的,能发现这一美丽的就是敏锐的眼睛,敏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一颗充满爱与希望的心。正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BR> 第二幕:半个甜面圈<BR>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BR> A:唉!天哪!只剩下了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BR>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BR> 全剧终……<BR> 笔记本上留下了我清晰的笔迹:乐观和悲观其实是两种生活状态,乐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希望,而悲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失望。在人生旅程中,乐观者永远向前看,向前走,大步流星;悲观者永远向后看,原地停留甚至向后走,惊慌失措。正如: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丽,因此我选择前者。<BR> 第三幕: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BR> 背景:上山下乡刚回城的老三届在听一位哲学老师上课。黑板上一行字——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BR> 有人说太阳。有人说原子弹爆炸时的光。有人说激光……教室里充满着七嘴八舌的议论。一位知青站起来说,是在雨夜中漆黑的泥泞小路上走了许久,突然看见的远方一点如豆的灯火。全场一片寂静……<BR> 全剧终……<BR> 心中有一些东西在涌动。我想起了巴金的名篇《灯》,似乎当时不能体会的温暖渐渐真实起来。世间最亮的其实是人性之光,一如那小小的心灯,一如那如豆的灯火。温暖是无处不在的,温暖着自己,也温暖了别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BR> 可是,第四幕却没有看到。够了,这三幕的感动让我一夜无眠。清晨,我交上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儒雅的教授笑了,看了三幕剧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你下笔的同时,第四幕已经上演,你的答案就在第四幕——真实的人生。<BR> 我大悟。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诠释,我的答案只有八个字:热爱、乐观、感悟、付出……<BR> <BR> <BR> <BR> NO。6片段体<BR> <BR> 2002年高考北京卷是话题作文,话题:规则。下面是2002年北京一考生以此话题写的一篇满分作文。<BR> 规则颂歌<BR> 北京一考生<BR> 之一:上帝与撒旦<BR> 上帝率领的天使足球队与撒旦率领的魔鬼足球队踢了一场球赛。经过90分钟的大战,比赛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实力明显占优的天使队大比分败北。上帝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询问撒旦。撒旦一语道跛天机:“我请的是中国裁判。”上帝恍然大悟。<BR> 竞赛需要规则就如同生命需要空气,脱离了规则的限制,上帝也不一定能赢。<BR> 之二:人类与自然<BR> 人类与自然一直是在斗争的。这种斗争是残酷的:开始是自然残酷,现在是人残酷。<BR> 人类向自然施暴时蔑视所有的规则,而自然向人类报复时却遵循所有的规则。<BR>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在自然中生存,然而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人类无休止地从自然界开采资源,又向自然界排放弃物,当自然界无法再忍受这种蹂躏时,她开始了报复行动:频繁的沙尘暴,危害巨大的暴雨和洪水,遮蔽海洋的赤潮,前所未有的臭氧空洞和温室效应……自然依照她的规则,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BR> 人在自然中生存,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则。<BR> 之三:中国与WTO<BR> 中国已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其中之一就是规则的转变。<BR> 中国有五千年的光辉文明,然而这种文明的副作用是造成了一些落后观念的根深蒂固,地方保护主义仍有市场,人情买卖也时有发生,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的某些市场规则与世界脱节。<BR> 然而,加入WTO会改变这一切。公平竞争的规则将会得到彻底的实施。垄断与地方保护也将被打破。新的规则,将带给中国新的活力。<BR> 之四:其他<BR>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就好比飞机的航线。只要你我遵守规则,就可以在各自的航线上飞行,相安无事,如果有人违反规则,脱离了预定航线,撞机就在所难免了。也许不守规则可以占到一时的便宜,但是玩火者必自焚,肆意践踏规则的人必将受到规则最严厉的的惩罚。<BR> 之五:结束语<BR> 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BR> <BR> <BR> NO。7广告体<BR> <BR> 2003年高考全国卷Ⅰ是话题作文,话题:感情亲属和对事物的认知。下面是2003年河北一考生以此话题写的一篇满分文。<BR> <BR> 不放弃感情,再借你一份理智<BR> ——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事物认知正误深浅的广告<BR> 河北一考生<BR>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那份“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冲动而爱屋及乌,混淆是非;由于那丝仇敌狭路又相逢的偏见而咬牙切齿,无中生有;因为那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而盲目轻信,上当受骗?<BR> 上下五千年,万木竞发,千帆争渡,任那历史的车轮转过,画卷延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之间的微妙关系依然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问题,真可谓成也是伊,败也是伊。<BR> 朋友,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司将献上我们的法宝,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认识(应为“知”)之间的关系。您再不用借酒浇愁伴日升,您再不用对镜流泪到天明。<BR> 本公司简介:本公司自创办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收了历代王侯将相、文人雅士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当代数亿名科技人员、明星泰斗的鼎力相助,面对您的困难,我们有信心助你一臂之力,送你进入成功的港湾。<BR> 服务内容:免费提供静心明目的治疗,同时开设培训课程,教古今中外的历史,授修身明志的哲学等等。<BR> 注:本公司特开设热线,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与古今智者交谈的欢乐,与之分享洞观世界的经验与喜悦。<BR> 顾客反馈(由于版面问题,在此只举一例)<BR> 唐太宗:感谢贵公司的谆谆教诲,正是因为这,我才能听佞臣献媚而不加赏,闻忠臣直谏而不加刑,于是我有了魏徵这块明亮的“人镜”,也享受到了“房谋杜断”的喜悦,继而又换回了“贞观之治”,换来了我在后代亿万华夏儿女心中那“一代明君”的地位。能认清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之间的关系,我此生无憾。<BR> 后记:可唐太宗并非真的无憾,因为他忘记了让自己的孙儿唐玄宗接受本公司的服务。否则就不会有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不会有杨国忠的受宠,更不会有“安史之乱”的悲剧。<BR> 朋友,快加入本公司的行列,让你的梦想成真,让难办的事再少一件,让感情和理智一起发光。<BR> 地址:寻梦路理智楼梦想成真号。<BR> 电话:0001—5315312<BR> 网址:www.spring cc.com.sun<BR> <BR> <BR> <BR> NO。8记者采访体<BR> <BR> 2003年高考全国卷Ⅰ是话题作文,话题:感情亲属和对事物的认知。下面是2003年浙江一考生以此话题写的一篇满分文。<BR> 从泪走到血<BR> ——孙膑访谈手记<BR> 浙江一考生<BR>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书。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BR>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冽。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孙膑”切入。<BR> 一、荒凉的枯泪<BR>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BR> 孙膑(深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未设想过他会加害于我, 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信任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兄!……<BR>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信任,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BR>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BR> 二、冰冷的铁血<BR>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BR> 孙膑(沉默不语)<BR>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BR>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BR> 记者:复仇者?<BR>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BR>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BR>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BR>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BR> <BR> <BR> <BR> NO。7:科幻体<BR> <BR> 2003年高考卷Ⅰ是话题作文,话题:感情亲属和对事物的认知。下面是2003年贵州一考生以此话题写的一篇满分文。<BR> 永夜——2050年第364个清晨<BR> 贵州一考生<BR> 我生平第一次坐在户外的花园上,呼吸新鲜空气……走进天堂般的感觉让我畅快不已。<BR> 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感受过人真正活着的感觉,每天面对的就只有枯燥的书本、物理公式等,那些穿着白大褂、戴着深度金丝眼镜的人如影随形般地徘徊在我的眼前。我讨厌这一切。<BR>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我是一个克隆人,一个被称作“爱因斯坦2号”的克隆体。现在我终于明白,在人世,我没有亲人,如果那个叫爱因斯坦的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大物理学家是我惟一的亲人,他早已离世。如果那个生我的女人是我的母亲,她已经变成了科学的机器而变得毫无意义。<BR> 我怨恨,怨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这么卑贱,人类如此轻易地扼住了它的咽喉,为人类服务那么自然地就成为了它存在的准则。<BR> 我决定,逃离!<BR> 在我下决心以后不久,我所在的研究所就爆炸了。装定时炸弹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有爱因斯坦聪明的大脑。<BR> 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央调查局对于这件事的种种猜测,这么精明的人类居然没有怀疑我,因为……也许他们认为我具备爱因斯坦品格高尚的基因。愚蠢的人类!<BR> 我来到了一个街心公园,在那里眼望着枝头的鸟雀,惬意无比。“叔叔,你吃雪糕吗?”一个长相无比甜美的小女孩微笑抬头问我。我的脸红了,慢慢地蹲下身,轻轻地吮了一口她手中的雪糕。“真甜”,我微笑着对她说。<BR> 我们在花园里玩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到他们的快乐。突然,一大群警察包围了我。“我是秀兰;#65533;6;#65533;1邓波儿的克隆体。”小女孩依然微笑着说道。<BR> 我彻悟。<BR> 我心里一直笑着我自己,我果然不是真正的人类,永远也比不过他们的精明,无论我的头脑多么优秀。<BR> 伴随我的将是永远的黑暗。<BR> <BR> <BR> <BR> NO。9 网络(或BBS)体<BR> 2005年高考广东卷是命题作文,题目:纪念。下面是2005年广东一考生以此为题写的一篇满分作文。<BR> <BR> 关于“纪念”的帖子<BR> 广东一考生<BR> <BR> 发帖地址:http://bbs.sina.com.cn<BR> 主题:关注高考——以“纪念”为题作文<BR> 发帖者:高三考生<BR> 内容:各位网友,最新消息!今年高考语文科刚过,作文题目是以“纪念”为题作文,大家有什么好的题材呀。无论你是菜鸟还是大虾,只要会打字,都来上几句,以飨我们广大的高考学子。<BR> 1楼回复者:南京原居民<BR> 说起纪念,就不能不提起我们南京的中山陵了,前两个月台湾同胞领袖连战、宋楚瑜都来到这里拜祭中山先生,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那天呀,我也特地赶去了,连战先生的那种真诚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所有群众,他的行为不单单是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个人,他表达出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们都是中国人,同属一个民族,同属一个国家,我们的根、心连在一起,连战先生的大陆之行纪念的是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纪念的是统一的中国。<BR> 2楼回复者:东北大汉<BR> 我也说说我们沈阳所特有的吧。每年的9月18日,我们整个沈阳城都拉响防空笛,这是为什么?为的是纪念“九一八事变”呀!即使我们生活安逸稳定,也不能忘掉昔日亡国奴的耻辱。警笛声一阵阵响彻全城,时刻警醒着我们东北人,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现在,要为中国的崛起发奋。<BR> 3楼回复者:海外游子<BR> 我是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但我的心始终没离开祖国。近日我在纽约发起了反对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示威游行。一个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地方,作为首相竟不顾众多受难国的反对,去参拜去纪念这些人,简直就是冒天下大不韪。对自己犯下的错误都不敢于去面对去承认,这不是一个卑劣的民族吗?只有这样的民族才会去美化去吹捧自己的恶行。还说要争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够格吗,小日本?大和民族比起德意志民族真是逊色多了,无论小日本怎样纪念美化,我们华夏子孙都会铭记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的经历。<BR> 4楼回复者:……<BR> 5楼回复者:……<BR> ……<BR> 发帖者(高三考生)回复各位网友:<BR> 听了众多网友的言论,我感慨良多。也认识到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BR>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这里我也想我们统一的中国,伟大民族辉煌的五千年历史。<BR> <BR> <BR> <BR> No.10 忏悔书体<BR> <BR> 2003年高考卷Ⅰ是话题作文,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下面是2003年湖北一考生以此话题写的一篇满分作文。<BR> <BR> 普朗克的忏悔书<BR> 湖北一考生<BR> <BR> 我,普朗克,一个可能被后人尊重和崇拜的物理学家,有愧于良心,有愧于多年来在原子本质问题上苦心钻研却始终未获得突破的物理界朋友们,有愧于全人类。<BR> 我即将与世长辞了,几十年了,几十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压抑之中,我的生命始终未获得过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生命不会延续太久了。几十年来,那东西一直在我心里痒痒,我要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搔一搔。<BR>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一个人沮丧地扯着那好似灌了铅的腿艰难地移动在我家的花园内,鸟儿的歌唱,花儿的缤纷在我眼里都已苍白无力。我刚从实验室出来,刚刚完成了我的原子假说以及我的普朗克公式。这是我的重大发现,也是物理界的重大突破。然而,我的学说与牛顿的粒子说是矛盾的。我一旦公布自己的学说,牛顿的粒子说必将被推翻。那时,我太敬重牛顿了,他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许多理论、学说都让我叹服,我对他的崇拜几乎达到盲目、疯狂的境界,他在我心中是完美的。我感到眼前灰暗,不知所措,一定是自己错了。<BR> 我辞去了教授的职务,在此后的几年里潜心钻研,寻找原子假说中的“错误”,然而,我没找到错误,事实反而更加肯定了原子假说的正确性。我感觉自己要疯了,压抑和烦躁开始包围我,我停止了研究,将自己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只“自然动物”。<BR> 多年的思想挣扎我已经受够了,我试图找些豪言壮语来安慰自己,试图用牛顿的光芒来照亮心中的盲区,安安稳稳地过完此生。我失败了,我终于清醒认识到:没有比公布原子假说更让我踏实的行为了,只有那样我才能解脱,我已经让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滞后了几十年。<BR> 几十年的压抑给了我宝贵的思想财富,我想他们与原子假说同样值得留给后人:事物的本质与自然界中的一些客观规律是不可改变的,而感情的亲疏往往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发生偏差。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要放开感情方面的影响,对现实的肯定不会伤害感情,但感情影响了认知,则会让我们走弯路。<BR> 普朗克<BR> ×年×月×日<BR>
|
|
|
2楼#
发布于:2007-05-15 08:43
<P><STRONG><FONT color=#8f33cc>无语......................</FONT></STRONG></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