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512回复:6
中国著名大学的国家地位(转)
目前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一共1553所,本科院校642所,专科院校911所;其中,副部级的学校31所,进入“985工程”的高校是34所,教育部的直属高校72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95所。 <BR><BR> 31所副部级学校又分为三类:2000年前老的副部级学校14所,2000年增加7所,2003年12月新增10所。 <BR><BR> 进入“985工程”的学校34所,也分三类:第一类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所;第二类是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学校,实际就是常说的“9+2”;还有23所属第三类。“985工程”投入了很多钱,大部分经费都投入到“9+2”里去了。 <BR><BR> “211工程”高校95所,分两类:一类是中央部委的67所,一类地方高校进入“211工程”的28所。“211工程”的一期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67所部委院校,28所地方高校一部分拿到少量补助经费,一部分没有拿到,像我们郑州大学,就没有拿到中央财政的经费。“211工程”的二期建设,中央财政经费主要还是投向67所部委高校,对地方高校,根据是否有重点学科及重点学科的数量,给了一些补助性的经费,我校拿到了2700万。 <BR><BR> 按照学校隶属关系,高校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委院校,共111所;一类是地方院校,共1442所。 <BR><BR> 按照三级学位授予权,又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只能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本科院校。 <BR><BR> 按学校的定位又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尽管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普遍认为,研究型大学大概就是30余所;教学研究型的有70余所,其他的是教学型。 <BR><BR> 按办学体制,分部委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民办学校,据说这四类学校教育部以后要规范成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社区大学和民办大学四个等级。 <BR><BR> —— 摘自校长申长雨同志在郑州大学2004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R><BR> <BR><BR> <a href="http://202.196.64.16/dang/bgwj/zddf200404.asp" target="_blank" >http://202.196.64.16/dang/bgwj/zddf200404.asp</A> <BR><BR> 一、54年全国性重点大学 <BR><BR> 1954年10月,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BR><BR>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BR><BR> 二、59年颁布的全国重点高校(16所) <BR><BR> 1959年5月17日,.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BR><BR>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BR><BR> 三、1959年全国重点高校增列学校(4所): <BR><BR> 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4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BR><BR> 四、“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 (15所) <BR><BR>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R><BR> 五、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33所) (不含刚试办转正的研究生院学校) <BR><BR>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BR><BR> 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教育部正式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全国22所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 <BR><BR>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BR><BR> 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同意中山大学等十所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全国增加十所研究生院: <BR><BR>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R><BR> 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 <BR><BR> 1992年,中央指定14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书记和校长享受副部级待遇。 <BR><BR>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R><BR> 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 <BR><BR>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R><BR> 八、列入“985工程”建设的高校 (一期,共34所) <BR><BR> 第一部分:已进入“985工程”大学所签署的重点建设协议对各高校的定位及资助经费总量 <BR><BR>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若干所”正式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BR><BR> 依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及部委所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书对各学校的定位及资金资助情况(三年内拨款经费总量),按照共建合同签约时间,分列如下: <BR><BR> 1. 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BR><BR> 北京大学 18亿 (教育部拨款) <BR><BR> 清华大学 18亿 (教育部拨款) <BR><BR> 2. 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BR><BR> 浙江大学 14亿 (7亿+7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11月8日 <BR><BR> 南京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7月26日 <BR><BR> 复旦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1999年7月27日 <BR><BR> 上海交通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1999年7月27日 <BR><BR> 中国科技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中科院拨款+省拨款)1999年7月25日 <BR><BR> 西安交通大学 9亿 (6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1999年9月11日 <BR><BR>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省拨款) 1999年11月14日 <BR><BR> 北京理工大学 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 2000月9月23日 <BR><BR> 北京师范大学 12亿 (6亿+6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2002月8月24日 <BR><BR>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未签约、经费未公布) <BR><BR> 3. 目标定位:“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BR><BR> 依据中央资助经费经费情况分列如下: <BR><BR> 1) 中央资助经费为3亿以上(不含3亿)的大学: <BR><BR>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2001年9月23日 <BR><BR> 西北工业大学 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陕西省、西安市以土地等形式) 2002年1月22日 <BR><BR> 武汉大学 8亿 (4亿+4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13日 <BR><BR> 四川大学 7.2亿 (4亿+3.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9月29日 <BR><BR>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两校共14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0年12月25日 <BR><BR> 吉林大学 7亿 (4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2日 <BR><BR> 2) 中央资助经费为3亿的大学: <BR><BR> 中山大学 12亿 (3亿+9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10月26日 <BR><BR> 山东大学 8亿 (3亿+5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6日 <BR><BR> 东南大学 6亿 (3亿+3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12日 <BR><BR> 华中科技大学 6亿 (3亿+3亿) (教育部拨款+湖北省、武汉市以资金、项目等形式) 2001年2月13日 <BR><BR> 厦门大学 6亿 (3亿 +1.5亿+1.5亿)(教育部拨款+福建省拨款+厦门市拨款)2001年2月22日 <BR><BR> 同济大学 6亿 (3亿+3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2年6月26日 <BR><BR> 重庆大学 5.4亿 (3亿+2.4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1年9月28日 <BR><BR> 兰州大学 4.5亿 (3亿+1.5亿+土地)(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12月9日 <BR><BR> 3) 中央资助经费为2亿的大学: <BR><BR> 中南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7日 <BR><BR> 湖南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2月27日 <BR><BR> 大连理工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辽宁省、大连市拨款) 2001年8月8日 <BR><BR> 华南理工大学 4亿 (2亿+2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10月26日 <BR><BR> 东北大学 4亿(2亿+1亿+1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沈阳市拨款) 2002年1月23日 <BR><BR>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3.6亿 (2亿+1.6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年9月29日 <BR><BR> 中国海洋大学 3亿 (教育部、山东省、中国海洋局、青岛市总拨款额)2001年2月27日 <BR><BR> 第二部分:已进“985工程”的大学重点建设协议签约时间排序 <BR><BR> 中国科技大学 1999年7月25日 <BR><BR> 南京大学 1999年7月26日 <BR><BR> 复旦大学 1999年7月27日 <BR><BR> 上海交通大学 1999年7月27日 <BR><BR> 西安交通大学 1999年9月11日 <BR><BR> 浙江大学 1999年11月8日 <BR><BR>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9年11月14日 <BR><BR> 北京理工大学 2000年9月23日 <BR><BR> 南开大学 2000年12月25日 <BR><BR> 天津大学 2000年12月25日 <BR><BR> 东南大学 2001年2月12日 <BR><BR> 武汉大学 2001年2月13日 <BR><BR> 华中科技大学 2001年2月13日 <BR><BR> 吉林大学 2001年2月22日 <BR><BR> 厦门大学 2001年2月22日 <BR><BR> 山东大学 2001年2月26日 <BR><BR> 中国海洋大学 2001年2月27日 <BR><BR> 湖南大学 2001年2月27日 <BR><BR> 中南大学 2001年2月27日 <BR><BR> 大连理工大学 2001年8月8日 <BR><BR>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1年9月23日 <BR><BR> 重庆大学 2001年9月28日 <BR><BR> 四川大学 2001年9月29日 <BR><BR>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1年9月29日 <BR><BR> 中山大学 2001年10月26日 <BR><BR> 华南理工大学 2001年10月26日 <BR><BR> 兰州大学 2001年12月9日 <BR><BR> 西北工业大学 2002年1月22日 <BR><BR> 东北大学 2002年1月23日 <BR><BR> 同济大学 2002年6月26日 <BR><BR> 北京师范大学 2002年8月24日 <BR><BR> 九、“985工程”二期增列学校(4所) <BR><BR>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FONT>
|
|
|
|
1楼#
发布于:2005-09-10 16:04
<P>不敢相同!</P>
|
|
|
|
2楼#
发布于:2005-09-04 12:21
这是一帮吸血鬼啊!把原本属于大家的东西走转入自己的腰包。
|
|
|
3楼#
发布于:2005-06-26 18:10
<P>htrtefgdsffds</P>
|
|
|
4楼#
发布于:2005-06-24 14:50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简真是一伙强盗在分脏呀,个头大的多分点!
|
|
|
5楼#
发布于:2005-06-19 21:03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
|
|
|
6楼#
发布于:2005-06-19 14:52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
|
|
